改头换面/每半年搬舖 寻找新猎物

有地区人士指出,类似的保健产品讲座商铺,一般以短期租约形式运作,只计算深水埗区,疫后出现两至三间,“成功骗了一班长者之后,运作几个月后就关门,再去另一个临时场改头换面,又再继续经营!”  九龙城区议员林博表示,区内不乏该类商铺,一般以短租形式开设会场举办讲座,随后半年转移一次地址,行踪神秘,过往让义工入场了解内部情况,结果义工也遭人“洗脑”购物。  他表示,曾经协助求助者,去信向该类店舖寻求退款,最终不得要领。他也曾经联络有关机构或部门跟进,但该类店舖总能够因牌照齐全、避开条例红线,全身而退。他估计,区内已有逾千名长者曾经参加健康讲座,部分居民甚至“豪掷”10万元买保健产品,至今已收到10余宗相关求助,不过他相信,仍然有不少长者虽然自觉受骗,碍于面子不敢求助。  林博认为,有关情况并不理想,建议政府应对保健品、保健仪器等行业立法进行规管,要求商户列明成分、副作用等信息,并需经政府部门验证取得许可方可经营。  深水埗区议员何坤洲表示,保健产品讲座营运者看准深水埗基层及长者较多,每次以提供优惠或致送礼物作招徕,“有关保健产品经过‘洗脑式’推销或夸大功效后,往往比市面同类产品卖贵几倍甚至十倍,但整个销售过程,未必有威逼成分,所以要成功指控经营者获得退款,往往非常困难!”  他建议,警方继续加强宣传,提醒长者慎防类似的“洗脑式”销售手法,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研究,修订《商品说明条例》或不良营商手法内容,配合卧底乔装“放蛇”行动,加强打击无良商户,保障市民消费权益,避免更多人受害。\港闻报记者 石三原